年报看复苏| 去年受商誉减值等拖累踩下“急刹车” ,今年上市物企有望迎来业绩回归-世界热议
2022年上市物企净利润下滑成为不争的事实。
据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统计,2022年53家上市物企净利润总额约为142.49亿元,平均净利润约为2.69亿元,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7.9%和43.72%;仅23家物企实现净利润的正增长,包括碧桂园服务、绿城服务、雅生活服务、金科服务等在内的多家头部上市物企均呈现负增长。
与净利润同步下滑的,还有物企营收增速减缓。数据显示,53家上市物企2022年度营业收入总计约2371亿元,平均增长约10.64%,较2021年同期的44.5%大幅下降近34个百分点。
【资料图】
记者梳理多家企业年报发现,计提资产减值、商誉减值准备等用词频繁出现,成为物企净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。据记者不完全统计,超过60%上市物企进行了减值准备,甚至有物企减值金额占净利润比重超100%,而计提减值增速超过100%更成了行业普遍情况。
多位行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地产行业流动性危机造成的物业企业大量应收账款坏账,以及前两年行业内规模扩张存在为了增加规模而激进并购的现象,导致分摊成本高、出现商誉减值等均是物企在2022年进行大幅减值的重要原因。
数据来源:企业年报
收并购“苦果”
从地产分拆而来的物业股,在地产的黄金时代,汲取了关联地产公司规模庞大的业务输送,吃尽了关联方的红利。如今时移世易,如何处理野蛮生长时代所遗留下的商誉以及应收款、尤其是关联地产公司的应收款,正成为上市物企共同面临的考验。
首当其冲的,就是收并购所带来的商誉减值问题。
以头部物企碧桂园服务为例,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.4%至约413.7亿元,公司股东应占利润同比下滑51.82%至19.43亿元,系上市以来首次录得净利润下滑。在业绩会上,碧桂园服务管理层就直言,商誉减值是公司净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,报告期内公司因收并购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、因收并购而产生的合同及客户关系等摊销分别达17.7亿元、10.8亿元。
具体来看,2022年碧桂园服务的商誉减值主要围绕3宗收购标的,公司确认嘉宝服务、财信服务、武汉雪域的商誉减值分别达11.82亿元、4.45亿元、1.09亿元。其中,由于管理层评估武汉雪域经营业绩恶化将持续更长时间,确认商誉减值后武汉雪域商誉及品牌的账面值已减少至零。
为此,在过去一年,碧桂园服务也对四川嘉宝服务、财信服务多个因为利润率及物业管理费收取率低于预期的项目,进行了清退,涉及合约管理面积约8400万平方米,“几乎相当于一些小型物管上市公司的规模”。
再如金科服务,也在为曾经的收并购买单。在2021年金科服务对物业管理公司进行了一系列并购并录得较高商誉。然而受地产及物业市场行情变化影响,公司于2022年对此等并购产生的商誉计提减值2.88亿元;同时对低质效、负贡献的项目逐步进行系统性撤场,全年撤场在管面积2778万平米。
对收并购进行反思,这是万物云董事长朱保全在业绩发布会上重点谈及的行业反思之一。朱保全指出,一旦将高价收购来的无形资产100%计入财务报表中,资产负债表一定是变重的,而一旦像万物云这样计入大量的摊销,就会对当前的利润业绩产生影响,这是在几年前大家基于高PE倍数下并购要去反思的事情。
不过,朱保全认为,需要反思的不是高溢价,而是反思到底什么是商誉,除了买入合同、收入外,到底还有什么?
“商誉减值、利润被侵蚀,是物企在收并购后的管理中最容易踩中的雷。”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分析指出,过去物业商誉及无形资产快速增长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影响:第一,过去物业板块的高估值,本身就存在高估及泡沫的成分;第二,行业收并购带来在管规模大幅上涨,资本市场按照行业规模及头部市占率去衡量物业板块价值,但是财务数据显示,大规模收并购的企业和项目运营状况良莠不齐,并购过快导致运营效率下降以及成本的上升;第三,开发业务对于物业板块的联动支持,过去由于开发业务持续上涨,关联业务支撑力度较强,但受行业发展形势影响,板块估值也在下行。
中指研究院物业总经理牛晓娟也表示,前两年行业内规模扩张出现内卷,存在为了增加规模而激进并购的现象,导致分摊成本高,但整合效益不佳,从而出现商誉减值问题。
“预计今年房地产行业会在二季度后触底逐渐修复,行业信心会进一步恢复,届时预计物业股价会逐渐回升,但肯定回不到原来的估值水平。”在宋红卫看来,目前部分物业企业商誉减值的风险还未全部出清。
关联方的风险
不过,物企的大额减值中,商誉减值仅是其中一部分,波及范围更广的是来自地产行业出现的债务风险和现金短缺,为物企带来的如借钱或担保付款、地产向物企出售资产套现、物企被抵押股权或出售股权,以及地产关联方应付账款欠款等的减值拨备。
记者梳理发现,53家上市物企中,有17家物企披露了2022年金融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净额。如融创服务减值亏损净额达13.47亿元,2021年该数值仅1.96亿元,年报解释这是出于谨慎性原则,针对关联方应收款项计提更多减值拨备;雅生活年内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净额为4.66亿元,同比增加190.7%,主要由于若干客户信贷风险增加,及收购按金及向第三方贷款增加,导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备的增长;时代邻里该项减值亏损净额为3.72亿元,同比暴增3464%。
此外,房地产客户信贷风险增加,致使物业公司在账务处理上加大了应收账款的减值拨备。在应收账款方面,融创服务计提了17.17亿元减值拨备,同比剧增738%;雅生活服务计提7.76亿元,增幅为136%;合景悠活和碧桂园服务当期计提减值额度均在6亿元左右。
金科服务对金融资产的计提减值准备大幅增加至21.54亿元。具体而言,贸易应收款项的账面余额为25.14亿元,其中关联方占了23.8%,计提减值准备10.30亿元;应收票据账面余额为1703.2万元,关联方占了97.06%,全部进行计提减值准备;其他应收款为18.8亿元,关联方占比为48.07%,计提减值准备10.78亿元。
世茂服务计提减值亏损7.44亿元,其中主要由于关联方应收账款计提的亏损从2021年的0.79亿元增加到5.74亿元。世茂服务执行董事、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蔡文为在业绩会上表示,“亏损最大的因素是,针对应收账款坏账和收并购带来的无形资产(品牌、合同及客户关系)的摊销成本、商誉等计提减值。若剔除这些影响因素,归属世茂服务权益持有人的核心净利润为4.996亿元。”
记者统计发现,2022年上市物企中,贸易应收款减值拨备数额增幅最大的是合景悠活,达到了3280.7%。2021年,合景悠活减值拨备金额为1746万元,但到了2022年这一数值超过了5.9亿元。
此外,时代邻里和金科服务同比增幅均超过1000%;而包括融信服务、祈福生活服务、德商产投服务等在内的20家物企的贸易应收款减值拨备数额增幅,则超过了100%。
一份来自中信证券(600030)的报告也显示,2022年行业应收款占收入比例提升到36.4%,应收款减值比例从2021年的4.0%大幅上升到10.2%,一年以上贸易应收款占总贸易应收款比例从2021年底的11.0%快速提升到18.7%。
物企竞相“独立”
除了应收账款,向关联方提供贷款也有收不回来的风险,需作减值拨备。
2022年7月31日,金科服务公告称,为让第二大股东金科控股度过资金危机,向其借款15亿元,年利率8.6%。该笔借款分5次还清,第一次还款日为2023年1月20日,每次还款都有两个月的宽限期。宽限期届满后的违约利息为12.9%,按日计息。
到了2023年3月30日,金科股份(000656)未能在宽限期内偿还贷款,金科服务也发出催款函。金科服务在年报中称,已对贷款和抵押品公允价值损失准备金进行评估,并在当期计提了1.2亿元的贷款减值拨备。
不过随着博裕资本的入主,金科服务已逐步摆脱对金科股份的依赖。在2022财年业绩会上,金科服务管理层就称,博裕已成公司大股东,当下的股权结构将保障公司的独立性。其还抛出了未来的增长目标,称2023年公司收入将实现高双位数增长,并实现约4.5亿元的“可循环归母净利润”。
发表“独立宣言”的不只有金科服务。就算是对融创中国的依赖度相对较高的融创服务,其管理层也在业绩会上称,关联地产公司的影响将越来越小,并通过派息提振投资者信心。
不过就融创服务当前情况来看,仍有一段路要走。截至2022年底,融创服务的在管建筑面积约2.44亿平方米,其中,来自母公司融创中国的在管建筑面积为1.54亿平方米,占比为63%;而来自第三方的在管建筑面积为8946.7万平方米,占比与上年同期一致,为37%。
朱保全日前在万物云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坦言,“万物云67%的合同已经跟万科地产没有任何关系了。当然,其中很大一部分得益于万物梁行的发展和多元客户策略,这一定会让我们变得更加稳健。”
“展望未来,并购市场逐渐回归理性,关联方利空应出尽出,物企有望迈入有质量增长阶段。”申港证券分析师曹旭特认为,随着经济向好,物企收缴率及社区增值服务仍有较确定的提升空间,在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计提合理减值后,物企于2023年有望迎来业绩回归。
【每经房产原创,喜欢请关注微信号Real-estate-Circle】
封面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(000681)-VCG41N1387697042
-
年报看复苏| 去年受商誉减值等拖累踩下“急刹车” ,今年上市物企有望迎来业绩回归-世界热议
每日经济新闻 2023-04-27
-
安全生产曝光台(八)-当前短讯
红网 2023-04-27
-
还有1天!2023湖南车展倒计时,大咖领衔打Call
三湘都市报 2023-04-27
-
2023年吉林省法定产假是多少天 吉林产假/陪产假多少天2023年新规
律法网 2023-04-27
-
伟星新材:4月26日融资买入73.74万元,融资融券余额1.5亿元 全球热头条
证券之星 2023-04-27
-
今日聚焦!【港股异动】中国铁建(01186.HK)涨3.05%
财华网 2023-04-27
-
实时:石工
互联网 2023-04-27
-
天天关注:首发 | 500㎡法式之家,别具一格的精致典雅!
邦哥带你看豪宅 2023-04-27
-
首钢股份投资成立新能源材料科技公司 注册资本7.5亿元
界面新闻 2023-04-27
-
事关驾驶证!这类人必须参加测试!
江北警视线 2023-04-27
-
年报看复苏| 去年受商誉减值等拖累踩下“急刹车” ,今年上市物企有望迎来业绩回归-世界热议
每日经济新闻 2023-04-27
-
安全生产曝光台(八)-当前短讯
红网 2023-04-27
-
还有1天!2023湖南车展倒计时,大咖领衔打Call
三湘都市报 2023-04-27
-
2023年吉林省法定产假是多少天 吉林产假/陪产假多少天2023年新规
律法网 2023-04-27
-
伟星新材:4月26日融资买入73.74万元,融资融券余额1.5亿元 全球热头条
证券之星 2023-04-27
-
今日聚焦!【港股异动】中国铁建(01186.HK)涨3.05%
财华网 2023-04-27
-
实时:石工
互联网 2023-04-27
-
天天关注:首发 | 500㎡法式之家,别具一格的精致典雅!
邦哥带你看豪宅 2023-04-27
-
首钢股份投资成立新能源材料科技公司 注册资本7.5亿元
界面新闻 2023-04-27
-
事关驾驶证!这类人必须参加测试!
江北警视线 2023-04-27
-
光大同创(301387):技术指标出现看涨信号-KDJ 低位金叉(04-27) 天天关注
自选股智能写手 2023-04-27
-
“马铃薯之乡”河北围场播种忙 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达35亿元-环球速讯
中国新闻网 2023-04-27
-
当前时讯:华是科技:连续4日融资净偿还累计425.78万元(04-26)
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2023-04-27
-
代玉兴,用耳朵为城市供水“听诊把脉”|世界视点
保定晚报 2023-04-27
-
【世界独家】防御小行星撞地球 “中国方案”来了!
看看新闻 2023-04-27
-
环球热讯:新加坡提高房产税,将外国人购房印花税提高一倍至60%
中财网 2023-04-27
-
事关零碳产业园,这一地方标准将正式实施 每日视讯
中国环保产业协会 2023-04-27
-
欺诈市场行为(关于欺诈市场行为介绍)
互联网 2023-04-27
-
现代学术文化思潮与诗经研究_关于现代学术文化思潮与诗经研究介绍_当前热文
十分生活网 2023-04-27
-
天天播报:江西3岁女童坠井溺亡案二审开庭,法院一审认定4岁男孩推了她
济南时报 2023-04-27
-
2023年4月26日山东省三乙烯四胺价格最新行情预测
报告网 2023-04-27
-
当前信息:安东尼-戴维斯在昨日比赛中加重了右臀部伤势
雷速体育 2023-04-26
-
FLV文件分析
博客园 2023-04-26
-
世界看点:长江汽车产业供应链有限公司和湖北长江车百产业基金成立 王忠林揭牌
湖北日报 2023-04-26
-
多只新能源ETF单日涨超6%,触底反弹还是接棒热点?-世界微头条
第一财经 2023-04-26
-
改签车票紧张!深圳火车站发布“五一”出行提示-每日时讯
深圳特区报 2023-04-26
-
美资金融企业代表团访琼 探寻跨区域合作新机遇 当前热点
中国新闻网 2023-04-26
-
灵活就业社保交多少年才能领取?灵活就业者社保多少钱一月?
律法网 2023-04-26
-
焦点!今日南向资金买卖十大成交榜(2023/4/26)
亚汇网 2023-04-26
-
IEA:预计今年电动车销量达1400万辆 占全球整车市场份额达18%
智通财经 2023-04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