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前列腺炎尿常规分析

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泌尿系统发病,它不仅影响睾丸、前列腺和输尿管,而且对尿液有明显影响。尿检是诊断前列腺炎的重要步骤,能够发现有关前列腺炎的信息。因此,掌握尿检的基本原理和结果的正确解读,对正确诊断前列腺炎、指导治疗和判断治疗效果均十分重要。


(资料图)

一、尿常规的检测原理

尿常规检查乃是分析人体尿液中特定物质所做的检验,从测定尿蛋白、血红蛋白以及酸碱度等,可以了解肾病、泌尿系统结石等及其他疾病在体内的变化情况,判断泌尿系统有无炎症性疾患及肾内功能失调。它是一种快速、准确而又经济的检查方法,它测量尿液中9种指标,依其指标种类及其它的检查,依尿液的颜色、性状、异常来判断肾脏脱水和堵塞,从而发现有关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变状况。

1.尿蛋白:在正常情况下,尿不应有蛋白产生,若尿液中检测到蛋白,可能提示着肾脏疾病。

2.尿糖:由胰岛素分泌失调、糖尿病酮症等疾病导致,尿液中可察见尿糖,但大多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并不会出现尿糖。

3.尿酸碱度:正常情况下,尿液应具有微酸性,随着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,尿液酸碱度可能发生变化,从而引起尿液颜色及特定气味的变化。

4.尿比重:正常情况下,尿比重应介于1.003~1.030之间,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会导致尿比重降低,则可能出现尿比重小于1.003的情况。

5.尿细胞检查:尿细胞检查是一种常见的检验方法,它可以用来检测尿中可疑的细胞,从而发现尿细胞中的病变状态,并加以检验和诊断,从而引出有关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变状况。

6.尿液抗菌物质的测定:尿液分析也可以用来检测尿液抗菌物质的含量,从而发现乳酸菌的繁殖以及有关有毒蛋白的表达,从而发现慢性前列腺炎的存在。

二、慢性前列腺炎尿常规检查的指征

1.尿液颜色改变:前列腺炎引发的尿液颜色改变可能有多种,一般来说,炎症性疾病尿液变得淡黄色或黄棕色,而慢性非炎性疾病尿液变得淡红色或黑色。

2.尿蛋白增多:大多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尿中可见蛋白,而非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能仅发现少量蛋白,或者无任何蛋白发现。

3.尿细胞变化: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尿液中通常有多种细胞形态的变化,如:癌细胞、中性粒细胞、淋巴细胞等。

4.尿比重的变化:当慢性前列腺炎发生时,尿比重可能会发生变化,小于正常值。

5.尿酸碱度的变化: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尿酸碱度可发生变化,并常常变得过酸,此外,挥发性酸也可能被检测出来。

6.尿液抗菌物质的改变:尿液抗菌物质变化也可能表明慢性前列腺炎存在,如尿中检测出额外的抗菌物质,则可能表明慢性前列腺炎存在。

三、综合分析

慢性前列腺炎的尿检结果通常会有明显的异常,如尿液颜色的改变、尿糖和尿蛋白的增多、尿比重的降低、尿细胞及抗菌物质的改变以及尿酸碱度的变化。如果检测出以上情况,可能表明慢性前列腺炎存在。但是,由于有很多疾病的检测结果可能类似,因此,当确定慢性前列腺炎是以尿检为主要突出症状时,应当结合其他诊断技术,如血液检查和B超等,以确定病因及进行进一步的诊疗。